青年毛泽东的“保定缘”
1917年至1921年,在蔡元培、李石曾等人的倡导下,先后在保定市高阳县布里村,开办了四期留法勤工俭学高等预备班,学生来自全国17个省市,第二班的湖南学生最多,也叫“湖南班”。
1917年至1921年,在蔡元培、李石曾等人的倡导下,先后在保定市高阳县布里村,开办了四期留法勤工俭学高等预备班,学生来自全国17个省市,第二班的湖南学生最多,也叫“湖南班”。
恰同学少年这部剧的影响力有多大?在我记忆里,这是唯一一部老师要求全体同学在放映厅看的电视剧,2003年拍的,却一直到三年后才在中央一台首播,然后红遍大江南北,这部剧直接走了一条红色青春偶像剧的道路,在这之前,很少有导演拍伟人年轻的时候,在这之后,却变成了潮流。
有人把七句话贴出来,时间线一拉,从1916年到2025年,跨度整整109年——结果呢?六条已经写进教科书,剩下那条“中国会成为世界一流强国”正在肉眼可见地狂奔。
那些年,长沙夏天的日头说翻脸就翻脸。你要说书生毛润之,搁现在妥妥是个小帅哥,穿着学生服,头发蓬松,一按窗边就是标准文青照片。可1917年那会儿,他哪里顾得上照片,脑子想的全是外面的世界。家里人说他有点“疯”,他自己没当回事,就是喜欢到处溜达,管你哪是佛门圣地,
1945年中国共产党党员已经发展到121万人,中共七大于4 月 23 日至 6 月 11 日在延安召开。期间毛泽东曾谈起自己的入党经历,他说:“我们开始的时候,也是很小的小组。这次大会发给我一张表,其中一项要填何人介绍入党。我说我没有介绍人。我们那时候就是自己
1949年10月,北京的夜风略带凉意,中南海灯光彻夜不灭。毛泽东批完一沓文件,随手掏出《孙子兵法》,工作人员提醒:“凌晨三点了。”他挥挥手,目光却留在书页上。很多人只看到这个瞬间,却未必知道,这股对书的执拗,始于少年时代与父亲的一场场“硬碰硬”。
年轻的毛泽东和他的好友萧子升,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期间,决定踏上一次别样的游学之旅,寻觅他们心中的“大本大源”。然而,他们绝不会想到,这次旅程将带给他们怎样深远的影响。